数据中心选址
数据中心选址涉及众多因素,主要包括需求、电力、通信、交通、水源、环境、节能、隐患和安全等因素。关于选址,GB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是这样规定的:
1电力供给应充足可靠,通信应快速畅通,交通应便捷;
2采用水蒸发冷却方式制冷的数据中心,水源应充足。
3自然环境应清洁,环境温度应有利于节约能源;
4应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生产或贮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
5应远离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隐患区域;
6应远离强振源和强噪声源;
7应避开强电磁场干扰;
8A级数据中心不宜建在公共停车库的正上方;
9大中型数据中心不宜建在住宅小区和商业区内。
一、需求
包括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技术发展需求。
当今社会,信息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互通交流不可缺少的元素,人口数量和经济发展程度与对信息和数据的需求量成正比。数据中心是为信息服务的,信息是为人和经济发展服务的,人口越多、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信息量的需求就越多,需要的数据中心就越多。2016年,美国的GDP占全球GDP的24.32%,数据中心占全球的44%,中国的GDP占全球GDP的14.84%,数据中心占全球的10%。北、上、广、深和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人口也是最稠密的地区,信息需求量很大,因此北、上、广、深和沿海地区成为中国数据中心选址的主要地区之一。
数据传输是需要时间的(骨干网每千公里平均延迟5ms,城域网每百公里延迟1~2ms),有些对时间敏感(数据传输延迟将造成损失)的应用(如股票交易、游戏等),就目前的技术来讲,还不能解决长距离数据延迟的问题,因此,数据中心的选址不能距离应用场所太远。
数据中心存储的数据分为热数据和冷数据,热数据就是常用的数据,应存储在距离应用较近的数据中心,冷数据是不常用的数据,可以存储在较远的数据中心,按需求为数据中心选址时,应考虑数据中心是为热数据服务的,还是为冷数据服务的。
满足需求是数据中心选址的基本要求,也是数据中心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电力
数据中心属于高载能行业,它将电力转化为数据传输给各行各业,传输给千家万户。数据中心的用电量一般每平方米1~2kW,是办公楼的20~50倍,因此,没有充足的电力供应是不能建设数据中心的,选址时应重点考察当地的电力供应情况及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中国有很多电力充足的地区,如贵州、宁夏、山西、内蒙等地区,这些地区除为本地信息化服务建设数据中心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电力优势,为经济发达地区建设用于冷数据存储的数据中心。
三、通信
通信主要是指通信网络,数据中心与通信网络的关系,就像发电厂与输配电网的关系一样,发电厂发出的电依靠电网输送到千家万户,数据中心产生和存储的信息,依靠通信网络连接传输到千家万户。没有数据中心,网络只是两根线,但没有网络,数据中心就是信息孤岛,因此,通信网络对数据中心至关重要。为使通信快速畅通,数据中心的选址宜靠近核心网络节点(如中国电信核心网络节点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武汉、西安、南京、武汉等),与核心网络节点之间采用光纤直连或采取其他连接方式减少网络延迟。美国在东
四、交通
数据中心周边的交通道路应满足两个阶段的使用要求,即数据中心建设阶段和运行维护阶段。建设阶段的道路应满足设备和材料的运输,更重要的是运维阶段人员、设备和材料的运输,GB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明确规定:从火车站、飞机场到达A级数据中心的交通不应少于2条道路。其目的也是为了实现道路“容错”,当数据中心发生故障,需要外界提供支援时,不应因道路堵塞影响救援。
五、水源
数据中心空调系统之所以耗电量大,主要是服务器等电子信息设备耗电量中的97%都转化为了热量,空调系统将这些热量带走,主要有两种方式:1、利用空气流动进行散热;2、利用水蒸发进行散热。其中,利用水蒸发进行散热的空调系统,每天每千瓦IT设备耗水量约为100升,一个10000平方米的数据中心,大约有6000kW的IT设备,每天耗水量约为600吨,每年耗水量约为20万吨,因此,采用水蒸发冷却方式制冷的数据中心,水源应充足。
六、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主要是指数据中心选址地区的全年平均温度和空气洁净度等参数,也包括是否存在水灾、地震等隐患。环境温度、湿度和空气洁净度是决定数据中心空调和新风系统的主要因素,也是数据中心节能的重要因素,同样的数据中心,建设在不同的地区,能耗和运行成本肯定不同,其主要原因就是环境温度、湿度和空气洁净度不同,导致空调和新风系统不同。因此,数据中心应选择自然环境清洁,环境温度有利于节约能源的地区。
水灾隐患区域主要是指江、河、湖、海岸边,A级数据中心的防洪标准应按100年重现期考虑;B级数据中心的防洪标准应按50年重现期考虑。在园区内选址时,数据中心不应设置在园区低洼处。
编辑:Har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