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QQ:
      杂志订阅

      编辑

      网管

      培训班

      市场部

      发行部

电话服务:
 010-82024981
欢迎, 客人   会员中心   帮助   合订本   发布信息
设为首页 | 收藏本页
张光权:解决产能过剩,光靠政府还不够
  •   当前,从钢铁、水泥、电解铝、玻璃等传统行业到新兴的太阳能光伏、风能等一度被视为“增长核心动力”的战略性新兴行业,出现全面的产能过剩,这已是中国经济最棘手的难题。一度靠巨额财政补贴和超级信贷堆积的产能过剩已深度威胁中国金融体系的安全。
      当前,从钢铁、水泥、电解铝、玻璃等传统行业到新兴的太阳能光伏、风能等一度被视为“增长核心动力”的战略性新兴行业,出现全面的产能过剩,这已是中国经济最棘手的难题。一度靠巨额财政补贴和超级信贷堆积的产能过剩已深度威胁中国金融体系的安全。
      
      在大面积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实体经济累积的信贷泡沫已非常严重,产能过剩累积的金融风险正日益凸显。在“投资推动型”和“外向驱动性”的发展模式下,“消费不足”成为中国经济最大的短板,投资规模过大和片面追求出口,导致一系列能源、资源、要素和生态问题。每一轮投资扩张带来的重复建设和资源能源浪费现象十分突出,不断累积“产能过剩”型危机。据有关部门估算,仅在钢铁行业,由于产能过剩带来的损失就高达1万亿元。在太阳能行业最疯狂的时候,国内有400多个城市规划光伏产业园。2011年,全球光伏装机量的2/3产能在中国。
      
      高负债率、高杠杆不仅让产能过剩行业自咽“苦果”,也严重威胁金融安全。以钢铁行业为例,2013一季度末,钢铁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呈现出继续上扬态势,整体资产负债率高达80%,陷入全行业亏损的泥潭。玻璃从2亿重量箱增长到8亿重量箱,全行业持续亏损。铁道部资产负债表更是以超2万亿的信贷让各方跌破眼镜。而这才是不良贷款的冰山一角。20多万亿元的地方平台贷款、10多万亿的房地产贷款、10多万亿元低效的“铁公基”固定资产贷款,不少都成为中国经济的心腹之患。大规模投资不仅给经济金融安全“埋地雷”,其引发的环境破坏、能源浪费、资源过度开发等社会问题,也加剧社会风险。有报告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发展中的环境损失占中国GDP的比重大约为3%至4%,目前要超过6%。2012年中国GDP超过50万亿,据此推算,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将达到3万亿元。
      
      在全球经济向好时,依靠外部市场来消化过剩产能。而现在出口大幅收窄,国内需求萎缩,欧美国家“再工业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部吸纳消化力日益式微。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和全行业超高投资率形成的产能过剩相互强化,整个经济体加速去杠杆化和合并产能时,经历的阵痛难免,这需要壮士断腕的决心、魄力和担当。长期累积的过剩产能的集中释放,注定了调整是痛苦而漫长的,危机的最终解决,需要政府完善产业的出清和重组机制。
      
      中国经济新一轮起飞因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进入“转型陷阱”的一面镜子,要跳出这一怪圈和陷阱,避免摔大跟头,还必须靠深化改革,通过释放新的制度红利来消解。因此,如何从根本上优化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改变发展方式上唯GDP挂帅体系以及政府对资源和要素的强大掌控力,放开市场准入,发挥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的作用,“让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nero)
      
      当前,从钢铁、水泥、电解铝、玻璃等传统行业到新兴的太阳能光伏、风能等一度被视为“增长核心动力”的战略性新兴行业,出现全面的产能过剩,这已是中国经济最棘手的难题。一度靠巨额财政补贴和超级信贷堆积的产能过剩已深度威胁中国金融体系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