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建设北京数据中心
- 2018/4/13 7:39:21 作者: 来源:中青在线
-
北京数据中心作为全行信息系统运行管理的“心脏”,始终以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第一要务,为全行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建设银行始终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要求,将防范金融风险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北京数据中心作为全行信息系统运行管理的“心脏”,始终以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第一要务,为全行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保障。
北京数据中心35岁以下青年员工291人,占员工总数的62%,是一支朝气蓬勃的科技队伍。中心围绕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积极应对业务发展一日千里、科技变革日新月异、安全形势严峻复杂等诸多挑战和考验,多措并举,全方位提升运行管理水平。中心员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用青春汗水和忘我付出默默书写建行科技人光阴的故事。
一、金融安全的守护者
保障金融业务的安全稳定运行,不仅仅是为了向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更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必然要求。运行工作如空气般,虽然平时不易察觉,默默无闻,可稍有疏忽懈怠,后果不堪设想。
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对信息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2017年,建设银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最高日交易量达4.4亿笔;信用卡总交易量达351亿笔,较上一年增长85%;手机银行总交易量达1073亿笔,较上一年实现翻番。如此巨大的业务量给信息系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同时,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不法分子一直虎视眈眈,系统每天承受着来自外部二十余万次的攻击和渗透。千钧重担压在了北京数据中心的肩头。
谁能应对压力、承担重任!中心广大青年员工挺立潮头,责无旁贷。经历了运行实践的锻炼和考验,青年员工已成为中心工作的中坚力量。他们积极探索,努力提升业务技能;深入钻研,多项课题研究已转化为生产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年来,中心运维的系统规模持续增长,截至2017年年底,人均维护设备量达500台,与五年前相比提升了10倍,系统部署的投产周期从原来的需要几周缩短到现在的以小时计,效率提升数百倍。
中心信息系统可用率始终保持在99.99%以上(全年非计划停机时间不超过52分钟)。2017年,新一代核心系统、网银系统、信用卡系统等重要信息系统的可用率均为100%;全年执行系统升级24995次,日均68.5次,成功率达99.99%以上。
漂亮的成绩单背后,是中心员工长期以来的默默坚守和奉献,是无私忘我,舍小家,顾大家,为建行和社会大家庭无怨无悔的付出。
自2006年北京数据中心成立以来,先后在奥运会、世博会、九三大阅兵、APEC会议等重大活动及重要会议期间,高质高效地完成网络安全、支付结算、国际贸易等关键领域的重点保障,无一差错。这是授予北京数据中心的一块沉甸甸的金牌,其蕴含了中心员工对运行工作的敬畏与追求、执着与坚守。
二、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新形势下,“创新是第一动力”。金融科技的创新能力是决定银行业改革转型发展成败的一个至关重要因素,唯有不断创新,提供连续可用、安全便捷、优质高效、灵活透明的服务,才能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保障国家金融安全。
北京数据中心知难而上,刻苦攻关。六年磨一剑,成功建设“新一代”核心系统,为全行未来转型发展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成国内金融业规模最大的私有云,率先实现数据中心云化;自主研发“云管理平台”,成为行业云计算应用的风向标;实施落地公有云战略,逐步建立行业生态系统,成就大型国有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产品共享的首推之举。
中心进一步强化自主研发,掌握知识产权,主动化解金融风险,打破国外产品垄断,所使用产品的国产化率不断提升。2017年年底,与华为公司联合研发的中国首个手机盾移动支付,正是基于国产麒麟芯,既安全又便捷。
在建设银行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工作中,北京数据中心作为主要参与者,响应党中央“防范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的号召,搭建了以“蓝海”住房租赁金融项目为代表的社会化服务平台,依托公有云和新一代架构技术,实现了信息系统的快速部署和业务的快速推广。“蓝海”住房租赁项目,是以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号召为切入点,为解决社会痛点问题贡献了新思路,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小微快贷”产品,利用大数据技术精准识别客户,管控风险,达到普惠金融的初衷。还有智慧政务、安心养老工程、贸易融资区块链、善行宗教事务等一大批社会化服务平台正在马不停蹄地向广大人民群众奔驰而来。
编辑:Harris
北京数据中心作为全行信息系统运行管理的“心脏”,始终以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第一要务,为全行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