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经济新动能,浙商又有新动作。7月28日,浙商总会新动能委员会在杭成立。同时,由产学研等各方面组成新能源产业合作联盟,宣告落地下沙。以此为平台,目标是带动浙江新能源产业的集聚发展,未来将形成千亿级产业规模。
打造经济新动能,浙商又有新动作。7月28日,浙商总会新动能委员会在杭成立。同时,由产学研等各方面组成新能源产业合作联盟,宣告落地下沙。以此为平台,目标是带动浙江新能源产业的集聚发展,未来将形成千亿级产业规模。
1、打造新平台集聚行业领军者
前不久,《浙江省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行动计划》发布,力争到2022年,新经济成为推动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到2035年,形成若干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创新创业高地。
翻看新动能委员会的会员名单,不乏来自新能源、新材料、环保、装备制造、集成电路等产业领域的企业,其中不少是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比如运达风电,是中国风电发展史的拓荒者和创新者,研制了中国第一台并网型风电机组。中光新能源与中控太阳能联手研发的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也令业界瞩目,两家公司在青海德令哈已建成 10MW 以及正在建设50MW塔式光热电站,完全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技术和装备,在世界所有已投运塔式光热电站中发电设计达成率位居第一。
浙商总会新动能委员会主席王敏表示,新动能委员会旨在搭建政产学研用综合平台,将持续聚焦新产业、新技术,建立产融深度结合,以新技术打造新经济赋能新引擎,协助构筑发展新优势。
2、推动人才科技与产业对接融合
在新兴产业领域培育新动能,人才和技术是业界关注的焦点。
在会上,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与青海中控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就人才培养合作进行签约,联合培养新能源领域的人才;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和浙江中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联手打造太阳能光热研究中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大教授孙优贤对此表示,太阳能光热研究与应用前景潜力巨大,高校与企业合作成立太阳能光热研究中心,将为全国新能源产业提供产业与学术综合研究支持。
对于新能源产业发展而言,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开拓了新的领域。有别于常见的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热发电通过低成本的高温熔盐实现长时间储能,是可以24小时连续发电的太阳能源,能够替代煤电成为基础负荷电源和调峰电源,具有独特的优势。
由孙优贤院士,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国务院特聘专家刘元春,中国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国家工程设计大师孙锐,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国电投总工程师柴茂荣等两院院士等知名专家学者、国家重大工程牵头人组成的专家顾问团,将与新动能委员会委员携手,聚焦新产业、新技术,推动产融深度结合。
3、瞄准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制高点
按照中国的能源战略,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要占到发电总量的50%。
新能源新材料正是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目前已吸引了中光新能源等一批企业落户。就下沙来说,其产业发展目标就要达500亿级规模。开发区有关负责人认为,新能源产业合作联盟的落地,集资产运营、技术研究、工程建设、人才培养为一体,将更好地推动新能源产业的集聚发展。
杭州乃至全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在技术和投资上有着巨大需求,而浙商新动能委员会及产业联盟的多方联合正是针对行业中的制高点。
同时,新能源、集成电路等产业都是投资期长,又注重技术创新的产业。正如新动能委员会执行主席傅剑所说,这一类新兴产业是 “慢工出细活,坐十年冷板凳”,更需要企业的责任心与耐心。
据介绍,新动能委员会还涵盖金融、法律等服务性机构,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专业服务,未来还将设立新动能产业基金。通过对人才、科技、资本有机结合,在“凝聚浙商、合作共赢、引领创新”的宗旨下,真正服务高端制造、拓展国际市场。
编辑:NIKI
打造经济新动能,浙商又有新动作。7月28日,浙商总会新动能委员会在杭成立。同时,由产学研等各方面组成新能源产业合作联盟,宣告落地下沙。以此为平台,目标是带动浙江新能源产业的集聚发展,未来将形成千亿级产业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