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移动:打造顶级数据中心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 2021/1/12 8:23:27 作者: 来源:中国IDC圈
-
得益于5G、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数据量呈几何倍数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数字化转型,数据上云,此情况为IDC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得益于5G、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数据量呈几何倍数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数字化转型,数据上云,此情况为IDC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2020年,随着新基建政策的逐步落地实施,国家层面大力倡导建立绿色数据中心,地方政府也出台相应政策鼓励企业建立绿色数据中心。
政策推动引导IDC发展
在此背景下,早在2017年,工信部就发布了《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及《全国数据中心应用发展指引(2017)》等相关政策,推动国内数据中心建设向气候适宜、能源充足、土地租用价格低廉的地区延伸,如黑龙江、内蒙古、贵州、甘肃等区域。
据了解,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黑龙江省政府出台多项扶持政策。首先,在数据中心建设用地方面优先审批,对利用存量土地建设的大数据项目,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依据有关政策规定给予优先依法办理建设用地供地手续。对大数据项目建设确需占用农用土地的,给予优先依法安排用地指标。
同时,政府对IDC企业还给予落地奖励。凡在哈尔滨市注册成立并认定为总部的大数据经营企业,给予落地资金奖励,其中,对注册资本金(实际到位,下同)在1000万元(含)至1亿元的奖励200万元,1亿元(含)至10亿元的奖励500万元,10亿元(含)以上的奖励1000万元。对新引进的世界500强、国内百强及行业龙头企业,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给予落地资金奖励。
在房租方面,政府鼓励大数据企业入驻所在地政府的大数据产业集聚区,经认定,由所在地政府对其办公用房和厂房连续3年给予全额房租补贴,其中对其实际租赁价格高于市场价的按照市场价计算租房补贴。对享受房租补贴政策的企业,其所租办公用房和厂房3年内不得改变房屋用途或转租。
为了保障IDC企业资金充足,对资信良好、成长性好且经营规范的大数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在200万元(含)以上的,按其当年新增银行流动资金贷款的5%给予贴息,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不仅于此,据了解,哈尔滨市还提出相应采购政策,支持政府部门购买云服务。将云数据中心服务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鼓励其他社会单位向哈尔滨市大数据企业购买云服务。除市财政补助单位以外的其他社会单位向我市大数据企业购买云服务的,按照评审论证认定年服务费的20%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同时,市政府还支持与大数据直接关联的项目建设。对与大数据直接关联的IT设备制造项目,按照项目实际投资额的20%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对可解决我市数据传输、提高网速等通信瓶颈的项目,按照实际投资额的20%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在创新技术研发领域,政府大力推动大数据企业核心产品研发。对从事重点领域大数据、云计算等核心关键技术产品研发或具有市场应用价值的项目,按照实际研发投入的20%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据了解,按照黑龙江省委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部署,将哈尔滨市建设成为全国大数据中心重要基地的定位。哈尔滨市委成立哈尔滨大数据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要求到2025年,哈尔滨市数据中心上线机架要达到10-15万架,上线服务器达100万台。支持中国哈尔滨数据中心建设并上线其中50~70万台服务器。2025年哈尔滨大数据产业规模达到670亿元,数据中心年业务收入超过50亿元,到2030年,数据中心上线机架达到30万架,年业务收入超过210亿元,大数据产业规模达到1600亿元。
八大优势打造顶级数据中心
中国移动哈尔滨数据中心是由中国移动集团投资建设,并由黑龙江移动负责管理运营、服务、营销于一体的国家级数据中心。据了解,哈尔滨数据中心坐落在哈南工业新城中国云谷,项目总投资达到120亿元,项目占地面积8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9.6万平方,全部投产后装机能力约5.4万个机架,总出口带宽大于100T。哈尔滨数据中心在2011年启动签约,在13年9月正式破土开工建设,在18年正式投入运营,目前投入使用的有机房楼3座,制冷站3座,运营支撑中心2栋,餐饮中心1栋,宿舍1栋,总建筑面积11.92万平方米,装机10252机架。目前已入住政府机关、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等用户近百家。2021年二期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届时新增机房楼2座,制冷站2栋,新增8300余个机架。同时,三期工程正在规划之中。
cc7f82cfa75aae2286580b23b2dac5cf-16181121
据中国移动哈尔滨数据中心总经理,高级工程师池海清介绍,哈尔滨数据中心是中国移动4大国家级数据中心之一,是中国移动集团“3(热点区域中心)+3(跨省中心)+X(省级中心+业务节点)”数据中心优化布局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团IT云资源池、5G核心网八大区之一,也是移动云、咪咕CDN网主要节点,区域内大数据发展的核心。未来哈尔滨数据中心建成后,将具有18栋机房楼,18栋制冷站,3栋变电站,可提供约5.4万个机架,88万台服务器的承载能力。终局耗电量为45万KVA。
池海清表示,相较于国内其他数据中心,哈尔滨数据中心有自身独有的优势。首先,设计建设高起点:总体规划由世界建筑师事务所排名位居第五的顶尖机构德国GMP建筑师事务所完成,建筑设计由国内主流机构承接,一期二期遵照集团公司标准规范执行;其次,高性能机电系统:配电、空调、通信、监控均采用国际主流一线品牌,各系统均采用冗余备份机制;再次,哈尔滨数据中心拥有获得包括UPTIME&MO、ISO20000\ISO27001在内的多项权威认证的完备的运维体系。
据了解,在节能安全管控方面,哈尔滨数据中心拥有完善的绿色节能措施,利用自然冷源技术、新型空调末端技术及余热回收技术,实现年节约用电量约1600万度。与此同时,哈尔滨数据中心还拥有故障告警监控系统、堡垒机系统、IP地址系统等三大IT管理系统,为数据中心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据池海清介绍,黑龙江移动还不断优化IDC网络组网,通过OTN光路一跳直达,直连热点业务区域,降低网络时延。哈尔滨到北京往返时延低于20ms,至南京低于30ms,并且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随时进行扩容,灵活性强。
在服务方面,黑龙江移动可提供定制化的增值服务:在主营机架带宽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增值能力。主要有人工服务、安全服务、加速服务。
同时,据池海清介绍,哈尔滨数据中心还拥有完善的配套设施。硬件配套:就餐、住宿、会议、培训;软件配套:免费摆渡车、设备转运小车,快递代收、货物搬运,设备、耗材暂存服务。
在地方政府政策扶持方面,因哈尔滨数据中心符合前文所述的多项地方政府政策扶持条文,地方政府给予电费、水费、固定资产等多项补贴。不仅于此,据了解在今年黑龙江省政府领导曾多次来到哈尔滨数据中心调研并指示要把哈尔滨数据中心打造成立足东北、服务全国的国家大数据中心重要基地。
坐拥上述八大优势,加之政策助力,哈尔滨数据中心成为整个东北地区,乃至全国都极具竞争力的数据中心,在帮助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望未来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谈及未来,池海清表示,未来的数据中心不再是孤岛,超大型数据中心与本地化、边缘化的小型数据中心互相兼容协同,核心与边缘形态共存推进算力集群演进。一方面运营复杂性向上堆积,另一方面业务类型向下堆叠。数据中心未来要付能百业,要推动大数据中心特色化、集群式发展,找准定位,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延伸大数据产业链。中国移动哈尔滨数据中心将坚决响应落实中国移动集团公司要求,致力于打造成立足东北、服务全国的国家大数据中心重要基地,建设成技术先进、绿色节能、安全可靠、世界一流的数据中心。不断提高数字经济竞争力,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现阶段,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数据中心数量几近饱和,而东北、西南等地发展稍显不足,对此,池海清认为,数据中心建设主要是根据经济发展和需求展开。所以在过去很多年,核心城市一直是其发展重点。但近些年来由于扩张过速,占用较多能耗指标,导致很多核心城市自身不断增长的计算力需求和“捉襟见肘”的承载能力,形成了尖锐矛盾。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城市不得不相继推出限建政策。为了缓解这样的矛盾,核心城市的需求逐步被一些周边邻近城市所承接。比如北京周边的内蒙、张北和廊坊;上海的南通、苏州等。
在此背景下,一些环一线城市数据中心产业带逐渐成型。整体而言,目前中国数据中心行业发展还处于供需平衡,但局部区域会出现失衡的状态。从地域角度来说,中国的数据中心大部分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华北地区。
池海清表示,上述格局在过去10年内并未有太大变化,同时反映了市场对数据中心需求的格局分布。虽然东北地区由于当下需求不足,数据中心的上架率整体较低。但可以预见,随着一线城市需求的外溢,未来该区域的市场也将会得到逐步释放。
与此同时,池海清认为,随着5G的部署应用,网络架构发生变化,也会孕育出新需求,各大运营商也在进行新的规划,以适应5G对网络的要求,进而产生对数据中心布局的影响。这些都为在东北地区发展数据中心产业创造了更多条件。
“虽然我国的数据中心市场增速已经高居全球之冠,但就整体而言,和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由此不难看出,我国的数据中心市场空间之广阔。特别是随着新基建政策的落地,5G和工业互联网时代即将到来,各种支持高性能计算和在线需求的大型云数据中心将拔地而起,而应对近场计算需求的边缘数据中心也将不断涌现。”池海清强调。
纵观全局,为了满足上述这些数据中心的运营要求,各类新技术将层出不穷。与此同时,供配电,网络,IT基础设施都将获得联动发展,甚至整个社会经济环境都将因此发生改变。“届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幅无比巨大的‘数字生态版图’。”池海清指出。
编辑:Harris
得益于5G、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数据量呈几何倍数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数字化转型,数据上云,此情况为IDC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