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QQ:
      杂志订阅

      编辑

      网管

      培训班

      市场部

      发行部

电话服务:
 010-82024981
欢迎, 客人   会员中心   帮助   合订本   发布信息
设为首页 | 收藏本页
算电协同将成数据中心建设新模式 UPS行业迎来稳定增长
  • 算力尽头是电力,这一观点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大爆发的时代背景下愈发凸显。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化应用的不断提速,对算力的需求急剧增加,而算力的背后则是电力这一基础能源的强力支撑。

    算力尽头是电力,这一观点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大爆发的时代背景下愈发凸显。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化应用的不断提速,对算力的需求急剧增加,而算力的背后则是电力这一基础能源的强力支撑。
      
      近日,华为召开直播发布2025数据中心能源十大趋势,提出算电协同将成为数据中心建设的新模式。无独有偶,字节跳动旗下火山云(大同)科技有限公司《火山云太行算力中心二期项目》获批复。字节跳动对于AI的持续加码印证了国产算力蓬勃发展的产业趋势,互联网厂商有望加大AI算力投资,有望驱动AIDC产业链提速发展。
      
      前不久,在国盛证券和江海证券的研报中相继指出,电能供应对于AIDC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是一切数据中心运行的必要条件,因此两家券商不约而同地推测UPS行业将迎来稳定增长。
      
      算力大爆炸引发“算电协同”
      
      算电协同,即“算优化电,电支撑算”,是指计算资源与电力资源的统筹调配,旨在通过两者的协同互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例如,在电网负荷较低时,增加计算任务的处理量,充分利用闲置的电力资源;而在电网负荷较高时,适当减少非关键计算任务,降低电力需求。
      
      数据中心是算力需求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当前电力消耗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数据中心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对电力的需求也在急剧增加。据预测,未来几年内,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将持续增长,成为电力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年,全球数据中心产业装机容量为46吉瓦,预计到2027年装机容量可达87吉瓦。OpenAI联合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曾在“博世互联世界2024”大会上表示,AI算力过去每半年约增长数倍,预计2025年算力将引发电力局部短缺。到2026年,全球算力消耗电力620~1050太瓦时,与2022年相比,相当于增加35%~228%的需求。
      
      与此同时,2024年国内大模型中标项目快速增长。据智能超参数《中国大模型中标项目监测报告2024》,2024年共统计1520个大模型相关中标项目,其中已披露2024年中标数量项目同比2023年增长15.5倍,总金额增长7.2倍。细分项目来看,2024年大模型项目数量达到296个,占总金额12.2%;应用项目数量达到853个,占总金额48.7%。细分下游行业,从项目金额占比来看,前四大行业分别为政务、教育&科研、能源、通信分别占比34.6%、15.9%、11.1%、11.0%。总体来看,2024年大模型在B端市场落地加速,2025年应用项目数量占比或将持续提升,其中通信、政务、金融、科研、能源行业对大模型的需求有望在2025年加速释放。
      
      在这种背景下,去年8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部署,实施一批算力与电力协同项目,进一步完善算力体系建设,统筹数据中心发展需求和新能源资源禀赋,开展算力和电力基础设施协同规划布局。
      
      算力大爆炸不仅导致了电力需求的猛增,还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算力需求,需要建设更加稳定、可靠的电力系统。然而,当前电力系统的建设和改造面临诸多挑战,如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压力大、能源结构调整难度大等。
      
      在国内,有多家上市公司正在积极实现算电协同。如迦南智能(300880.SZ)在智能电网建设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实力;积成电子(002339.SZ)专注于能源管理、智能电网等领域,为算电协同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万胜智能(300882.SZ)的智能电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产品在智能电网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助于实现算力和电力的协同;国电南自(600268.SH)在电网自动化产品、电厂自动化产品等,有助于强化电力网的调度能力,推动算力和电力的协同发展;中恒电气(002364.SZ)在直流技术方面有着巨大的创新潜力,未来将成为算电协同领域的重要力量;麦格米特(SZ002851)作为电力改造产业链公司之一,在能源基础设施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实力,有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UPS助力绿色电力实现算电协同
      
      “AI的尽头是光伏和储能”,这个说法反映了AI人工智能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特别是光伏和储能技术之间日益紧密的联系。AI行业领军人物,包括英伟达的创始人兼CEO黄仁勋,都表达了类似观点,认为AI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解决能源供应问题,尤其是通过利用光伏产生的可再生能源和高效的储能解决方案。
      
      算电协同的本质是实现绿色算力,主要从使用端和供给端发力,通过先进制冷技术降低能耗、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温控供电模式,以及使用绿色电力实现节能降碳。
      
      然而新能源发电作为数据中心绿色用电的来源,通常存在波动性和间歇性。例如,在河北、甘肃、宁夏等“东数西算”数据中心聚集区域,新能源装机占比已超过50%,普遍存在夏季“极热无风”、晚峰“日落无光”的天气状况,容易导致新能源发电出力严重受阻,难以匹配算力用电高可靠性的要求。
      
      这时,UPS作为数据中心等算力设施的关键电力保障设备,其作用就凸显出来。它能够在市电中断时立即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确保算力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许多UPS产品采用了绿色设计理念,如精密温控系统、智能风扇控制等,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和噪音。这些设计不仅有助于提升UPS自身的能效,还能为算力设施提供更为环保的电力支持。
      
      此外,UPS可以与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系统结合使用,形成绿色供电解决方案。在这种方案中,可再生能源系统为UPS提供电力,UPS则作为备用电源,确保在可再生能源不足或中断时仍能为算力设施提供稳定电力供应。
      
      国盛证券最新研报指出,从算力到上游能源是产业链驱动的必然路径。AI产业加速发展下,强烈依赖于能源和基础设施的持续供给。电能供应对于AIDC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是一切数据中心运行的必要条件,未来随着数据中心电力需求的逐渐增长,数据中心电源供应商有望受益于提高数据中心稳定性的需求。尤其是UPS备用电源,即不间断电源。当市电输入正常时,UPS将市电稳压后供应给负载使用,此时的UPS就是一台电稳压器,同时它还向机内电池充电。当市电意外中断时,UPS立即将电池的直流电能,通过逆变器切换转换的方法向负载继续供应电能,使负载维持正常工作并保护负载软、硬件不受电网波动而造成损坏。
      
      江海证券最新研报称,2024年年底OpenAI宕机引发对电源关注,建议投资者重视数据中心产业链投资机会,尤其是电源和变压器等相关设备需求增加。在需求的持续释放下,我国UPS(不间断电源)行业市场规模迎来稳步增长。
      
      易事特UPS开启算电协同新引擎
      
      国内UPS行业的领军企业易事特,其在高端电源装备、数据中心业务、新能源业务、储能及智能微电网业务等方面均有着深厚的积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随着AI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计算能力的需求急剧上升,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能源消耗。易事特凭借其在电力电子和AI能效管理技术方面的深厚积累,为AI提供了高效、节能、环保的算力支撑。
      
      易事特UPS作为数据中心机房的稳定电力保障,其核心功能是在市电故障时迅速切换为电池供电,确保机房设备的正常运行。易事特UPS采用先进的电力电子变换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提供高质量的电力输出,这种高质量的电力供应有助于减少因电力波动或中断而导致的设备故障和数据丢失风险。此外,易事特UPS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热插拔和扩容。这种设计使得数据中心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增加UPS容量,满足算力中心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
      
      在算力中心建设方面,易事特积极参与国家“东数西算”工程,通过打造高效、节能的算力中心,为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公司的算力中心不仅满足了大型互联网公司的高算力需求,更在能源利用和运维效率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易事特还积极探索算力中心与新能源、储能等领域的深度融合,通过引入先进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实现了算力与绿色电力的有效融合。
      
      在江苏启东,易事特储能智能制造数字化一体项目,以高端高质高效、集聚集群集约的新能源产业体系为目标,致力于打造一个集储能设备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通过引入先进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易事特在启东的储能项目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在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易事特启东项目计划总投资25亿元,该项目主要建设电池模组、储能变流器、升压一体机、户外电池柜以及储能一体机生产线,同时配套架设服务于电池柜产品的数字云服务平台。
      
      而在甘肃庆阳,易事特则积极参与了当地“东数西算”数字算力中心的建设。作为较早与庆阳签订合作协议的数字经济头部企业之一,易事特充分发挥自身在“新能源+储能”和数据算力中心领域的产业链优势,全力打造易事特集团“东数西算”数字算力中心(庆阳环县)装备制造基地。该项目主要生产数据中心成套产品、高端UPS电源、储能系统等,总投资达10亿元。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近10亿元。
      
      通过优化算力资源的配置,结合电力资源的供给情况,易事特在庆阳的项目实现了算力与能源的高效互动。例如,在电网负荷较低时,项目通过增加计算任务的处理量,充分利用闲置的电力资源;而在电网负荷较高时,则适当减少非关键计算任务,以降低电力需求。这种动态调整的策略,不仅提高了算力的利用效率,也促进了能源的绿色转型。
      
      编辑:Harris
      
      

     

    算力尽头是电力,这一观点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大爆发的时代背景下愈发凸显。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化应用的不断提速,对算力的需求急剧增加,而算力的背后则是电力这一基础能源的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