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IDC和运营商有扯不断的关系。移动,联通,电信三家巨头在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直属或者合作经营的IDC。虽然建设回报期长,但在国内运营商的眼里,这确是不可或缺的资产。不过这种情况在海外却是另一番景象。近些年来,很多海外运营商逐步将自己的IDC业务边缘化,甚至通过全盘出售的方式退出这一市场,转而将精力专注于网络业务。在大数据成为全球经济新增长点的当下,为什么会这样呢?
重资产 IDC已成欧洲运营商的“重包袱”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些数据。早在今年5月份,作为西班牙屈指可数的电信运营商Telefonica,以将近6亿欧元的价格,将旗下25家IDC出售给了投资基金AsterionCapitalPartners。按照声明,这将为Telefonica减少440亿美元的债务。请注意措辞“减少债务”......由此可以看出,对于海外电信运营商来说,IDC几乎已经成了要甩掉的“包袱”。
事实上,出售IDC以减轻债务负担的案例在近些年的海外运营商当中比比皆是。2015年,阿肯色州电信公司Windstream以5.75亿美元的价格将其数据中心部门出售给TierPoint公司。然后,在2016年,Verizon公司以36亿美元的价格将其数据中心出售给Equinix公司,CenturyLink公司以23亿美元的价格将数据中心出售给了Cyxtera财团。2017年,塔塔通信公司向STT公司出售了三个数据中心,去年AT&T公司以11亿美元的价格向Brookfield Infrastructure出售了31个设施。显而易见,出售旗下数据中心业务以降低负债,同时开始转移业务方向,已经成为了欧洲运营商共同选择的方向之一。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还是由于欧洲电信行业竞争激烈,运营商普遍负债率居高不下,以及资源获取价值过高导致的。比如说,频谱资源在中国是由政府分配的,运营商本身不用掏一分钱。建设基站,目前也是有由铁塔公司统一负责,而由于建设基站导致的征地,邻避效应也都由基层政府帮助协调解决。但这一切在欧洲显然是不可能的,他们的频谱都是从政府手中高价拍卖获得,后期建设也必须自行解决。以德国电信为例,为了建设5G,其在频谱上的投入超过了22亿欧元,其高管表示,这笔钱原本可用来建设大约5万个移动基站。除此之外,2018年初,英国举行了第一次5G频谱拍卖会,运营商们为此付出了14亿英镑。由此可以看出,海外运营商的移动业务还没开展,就先背负了一大笔债务。
除此以外,激烈的竞争也是促使运营商甩掉IDC业务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发展较早,且市场化竞争的原因,使得欧洲存在诸多电信运营商,且跨网互通能力很强。先不说欧洲,即便是弹丸之地新加坡,其国内的运营商即超过10家......也就是说在海外,IDC是可以分作I和DC两部分业务来进行的。在资本和逐利性的驱动下,再加上欧洲并没有能够一家独大的运营商,所以建设周期长,运营成本高,且回报慢的DC业务,自然要让路给见钱更快的I,也就是互联网业务。
但在国内,数据中心的发展只能围绕三大运营商建成的骨干网来建设。即便是5G时代加入了不经营互联网业务的广电,中国国内的运营商也才勉强凑够了4家。换句话说,欧洲运营商没有中国运营商骨干网这样的壁垒,强行在IDC领域进行持续消耗战,最终很有可能会被拖垮。
重技术,轻运营导致IDC业务发展缓慢
IDC的概念最早发源于美国,成型于欧洲各国。很多前端的数据中心技术也都从这些地方走向世界......比如本文的主角Telefonica,其2011年建设的机房即已应用了指纹识别门禁,新风自然冷,模块化设计,母线供电等技术,PUE更是达到了1.3以下。需知,即便到2019年,上海才开始要求辖区内的数据中心必须达到1.3的PUE标准。但欧洲各国过分强调技术的价值,这样的优势技术,带来的必然是高成本和高投入。但在运营能力方面,他们显然考虑过少,导致用户使用成本高,再加上竞争激烈,自然就形成了红海。最终,如艺术品般的数据中心,在业绩不佳面前,自然就成了被甩的“包袱”。
数据中心这种重资产,并非是仅靠技术强大就能“包打天下”。如果把技术比作“地利”,那么市场和运营,就成了“天时”和“人和”。这也是欧洲各国IDC市场,和中国本质的区别。
编辑:Har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