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QQ:
      杂志订阅

      编辑

      网管

      培训班

      市场部

      发行部

电话服务:
 010-82024981
欢迎, 客人   会员中心   帮助   合订本   发布信息
设为首页 | 收藏本页
“新基建”加码,众咖热议数据中心的千亿“生意”
  •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撑,也将持续驱动数据流量提升,进而对数据中心形成强劲的需求动力。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全球数据中心市场一直保持稳速增长,年均增速约为11%,我国近3年的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增速高达约30%。2019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撑,也将持续驱动数据流量提升,进而对数据中心形成强劲的需求动力。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全球数据中心市场一直保持稳速增长,年均增速约为11%,我国近3年的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增速高达约30%。2019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东风已起,产业各方是时候直挂云帆,乘风破浪。随着“新基建”的出台,相关投资规模将加速增长,包括数据中心基础设施、IDC托管和增值服务商、相关应用及服务提供商都将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
      
      4月23日,通信世界全媒体特组织以“‘新基建’加码数据中心,机遇何在?”为主题的“数据中心系列沙龙(一)”。本次线上沙龙特邀信通院、运营商以及基础设施厂商等一起,深入讨论数据中心的机遇与挑战,共同驶向新“蓝海”,通信世界全媒体总编辑刘启诚担任本次沙龙主持人。本次沙龙在央视新闻+、西瓜视频同步直播,吸引了众多网友在线观看并展开热烈讨论。
      
      “新基建”将开启数据中心新一轮增长
      
      “数据中心在早期基本是用来存储数据设备的场所,所以早些年数据中心确实属于地地道道的基建,而随着5G、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行业的不断创新发展,数据中心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表示。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习惯发生了巨大改变,“新基建”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底层支撑的数据中心不仅保障疫情期间各大在线教育、在线办公等应用平台的正常运营,还有效支撑了疫情期间在线医疗服务平台的远程服务,缓解了实体医院的压力。
      
      作为“新基建”战略基础的基础,数据中心是切切实实的技术密集、创新密集型产业。在中国联通云数据公司CSO、技术委副主任、运行维护部总经理康楠看来,“新基建”中的大数据中心不是泛指基础设施的数据中心,也包括云计算。他指出,现在的数据中心不仅是一个托管设备设施的场所,被纳入“新基建”范畴之后,还包括传统IDC,云和边(云是集中化的云,边是协同的边缘云),也包括网络接入以及数据中心之间互联。
      
      “从中长期看,数据中心等数字经济领域的基础设施应该在技术和资金允许的情况下适度超前布局,带动应用市场的繁荣。在当前大国科技竞争的大背景下,加大对‘新基建’领域的投入,有助于稳增长、稳就业,释放国内经济增长潜力。”中国电信研究院实验室运营中心技术总监解云鹏表示,可以预见,“新基建”来袭会对数据中心产业产生重大影响,势必会开启新一轮的增长。
      
      数据中心建设应均衡发展,避免一哄而上
      
      随着传统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数据海啸将加速来到。在“新基建”落地过程中,又会面临哪些挑战?
      
      在市场层面,何宝宏表示,以前存在一线城市数据中心不足、其他很多地方数据中心资源富余的问题。“新基建”政策出台以后,必然会加速数据中心的发展和建设,但是也容易出现一哄而上、集中到一线城市的现象。数据中心行业咨询机构DCMap近期对北京周边区域80多个数据中心调研后发现,截至3月底,北京周边地区数据中心投运机柜达17.35万个,在建机柜达32.55万个,规划机柜27.62万个,共计77.52万个,在建及规划数据中心体量惊人。
      
      针对近期各地开建数据中心的“热情”,何宝宏提出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约束、有所评估,避免“粗制滥造”、不符合市场需求的数据中心大批出现。建设一个数据中心,不仅要处理好“风火水电”,更要与时俱进,紧跟5G、AI、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新技术的需求,在产业形态、设备形态、业务形态等多方面做出改变。
      
      在数据中心部署层面,解云鹏指出,当前数据中心层次化部署趋势明显,未来数据的分布趋势可能是分子集的,一级就是冷数据,因为本身是需要离线类的,读取得比较少,所以冷数据会在一些区域中心或者城市的一些节点集中部署;二级是温数据,比冷数据读取得层次优一些,温数据可以根据实际的读取需要进行下移部署;三级是热数据,即在线业务、频繁读取的数据,热数据应该随着应用部署在更贴近用户的层面。
      
      在数据中心建设选址布局方面,康楠也做了详细解读:“目前数据中心选址主要依靠市场化手段调节。一线城市很难拿到数据中心的运力、运能指标。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形成挤压效应。在市场调节和政策影响的作用下,必然会逐层进行挤压,一直挤压到环境适宜、能源丰富的地区。运营商已经开始规划解决这一问题,无论数据中心建到哪里,我们都会把数据流量进行均衡性调整。”
      
      同时,未来5G、AI、云计算等新业务对数据中心网络在转发效率、高效运维、开放架构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更为苛刻的需求,对此,解云鹏表示,未来数据中心网络需要在无损、智慧、开源这三大方面全面提升能力,无损数据中心可以提升网络确定性和高效转发能力,智慧化能力有望解决海量数据中心运维困境,开放架构设备将催生数据中心新的产业生态。
      
      立足创新,轻资产模式加速规模提升
      
      在数据中心产业飞速发展的同时,由效率驱动的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的管理者们开始想方设法开源节流,创新也成为了数据中心从业者的新课题。
      
      何宝宏表示,根据互联网的基本设计理念,创新高度集中在网络的两个边缘:一边是用户侧的手机、5G和IoT等,另一边是服务侧,如服务商的服务器、云计算和数据中心等。而且,数据中心流量的复杂性在不断增加,业务形态也不断增加,因此数据中心的创新日益繁多。
      
      一方面,网络是“新基建”的核心脉络,而数据中心网络层的灵活调用、安全可靠更为关键。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网络芯片CTO成伟表示,大规模数据中心具备海量的服务器和交换机节点,报文的管理、运维、优化成为大规模数据中心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成伟看来,面向混合云的下一代交换芯片架构需要具备几个核心要素:一是低成本的光模块、连接低成本服务器的带宽(比如25G的带宽);二是100G、200G、400G的上联接口,可以复用公有云核心交换机的光模块和器件;三是切片技术,例如FlexE,和5G承载进行对接;四是SR的业务算力调度技术;五是要解决混合云机房内部的可视化以及混合云机房之间联动的可视化问题。
      
      另一方面,数据中心本身是重资产行业,如果没有强大的技术团队和稳定的资金流,入局数据中心并非易事。因此,“轻资产管理模式”逐渐被提及,从运营商的角度来看,“轻资产管理模式”无疑是为了实现降本增效和快速扩充。康楠认为,在当前的背景下,大数据中心应当创新性地以轻资产的模式进行管理。众所周知,未来几年运营商需要对5G进行大量投资,因此运营商在数据中心配套方面需要想方设法通过轻资产的管理模式缩短建设周期,减少自身压力。
      
      在沙龙最后,刘启诚总结道,在“新基建”风口下,数据中心将迎来巨大的市场机遇,同时,数据中心的智能化、模块化、云化的基本路线已经明确。目前IDC厂商需要结合不同的应用场景按需部署、持续创新,推动数据中心市场打开差异化竞争格局。
      
      编辑:Harris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撑,也将持续驱动数据流量提升,进而对数据中心形成强劲的需求动力。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全球数据中心市场一直保持稳速增长,年均增速约为11%,我国近3年的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增速高达约30%。2019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