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严PUE管控政策落地 数据中心要如何“进京”
- 2021/8/11 8:15:12 作者: 来源:中国IDC圈
-
近日,北京发改委公布了《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数据中心项目节能审查若干规定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通知》明确,北京市将对新建、扩建数据中心项目进行更严格的审查,根据不同的用能规模,对于能源使用效率(PUE)超过标准限定值的数据中心执行差别电价政策。
近日,北京发改委公布了《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数据中心项目节能审查若干规定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通知》明确,北京市将对新建、扩建数据中心项目进行更严格的审查,根据不同的用能规模,对于能源使用效率(PUE)超过标准限定值的数据中心执行差别电价政策。
加强节能审查,以及进行更严格的能源使用管理,一方面是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要求,另一方面则是落实北京市政府能耗管理的要求。但是对于数据中心企业来说,则将面临前所未有的难题——史上最严的PUE管控政策落地,已经在京或有意“进京”的数据中心企业该如何应对呢?
为何“史上最严”
北京本次发布的政策,从PUE数值看并不算严格。早在2018年,北京市政府颁布的《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8)》就要求,北京市全市范围内禁止新建和扩建PUE值在1.4以下的数据中心。
之所以称其为“史上最严”,是因为相比以往的政策,本《通知》具有三大特点:
1、标准明确且细化。
《通知》开篇即提及本次政策面对的目标为“年能源消费量达到1000吨标准煤(含,电力按当量值计算)或者年电力消费量达到500万千瓦时(含)以上的数据中心项目”,以及“包含机柜等建设内容且机柜及其制冷部分能源消费量达到上述标准的项目,视同数据中心项目”。
在其后的条款中,更是对执行目标进行了细化。《通知》第七条规定“新建、扩建数据中心,年能源消费量小于1万吨标准煤(电力按等价值计算,下同)的项目PUE值不应高于1.3;年能源消费量大于等于1万吨标准煤且小于2万吨标准煤的项目,PUE值不应高于1.25;年能源消费量大于等于2万吨标准煤且小于3万吨标准煤的项目,PUE值不应高于1.2;年能源消费量大于等于3万吨标准煤的项目,PUE值不应高于1.15。”
细化的标准,一方面为政策执行提供了精确参考,消除了模糊空间;另一方面,则表明了政府对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期待和目标指引——超高标准的大型、集约型、节能型数据中心将成为产业的必然选择。
2、直接从用电成本上管控。
检查-整顿,是最常见的治理模式。无论是运动式的整治,还是常态化的检查,企业均有一定的操作空间和侥幸心理,希望通过短暂的整顿换取更多的利益空间。而采用技术管控手段,从用电成本入手,相当于将监管治理融入了企业日常运营中,可以从根源上敦促企业自觉向更符合监管要求的方向改进。
《通知》第十三条规定:对于超过标准限定值(PUE值1.4)的数据中心,将按《北京市完善差别电价政策的实施意见》(京发改〔2015〕1359号)中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的情形,确定执行差别电价单位的名单,并通知北京市电力公司按月征收差别电价电费。对于PUE>1.4且的项目(单位电耗超过限额标准一倍以内),执行的电价加价标准为每度电加价0.2元;对于PUE>1.8的项目(单位电耗超过限额标准一倍以上),每度电加价0.5元。
按照《通知》规定的最低等级,即电力年消费量500万千瓦时计算,在PUE>1.4且如果PUE>1.8,那么每年至少要多缴纳250万元的电费。
《通知》通过对用电成本的管控,将企业因低质量运营、服务额外带来的能耗,通过成本增加方式反馈给企业本身,从而倒逼企业进行高质量改进。
3、执行细节明确。
本次《通知》在执行上的规定也相当细致,对企业应当如何配合、有关部门如何治理给出了详细的方案。
在PUE管控方面,《通知》第九条规定,新建、扩建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等相关标准要求,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年能源消费量达到5000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项目,应当建设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实现PUE值测量,并接入北京市节能监测服务平台。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应当与数据中心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鼓励年能源消费量不满5000吨标准煤的项目建设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并接入北京市节能监测服务平台。数据中心应当确保能耗在线监测系统运行安全、稳定,数据传输连续、完整、真实。
此外,在《通知》第五条,要求“项目节能报告中应当包括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并且规定“节能主管部门委托第三方机构依据节能审查意见和节能报告于6月底前对项目上一年度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进行核实。项目建设单位应对核实工作予以配合”。
在细节执行上,《通知》对节能报告的真实性、数据中心类型、空置率、退出管理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电费”是手段,“高质量发展”是目的
《通知》发布之后,数据中心业内也响起了一些诉苦之声。一些从业者认为标准制定过于严格,难以达到。甚至有从业者表示,政策的目的就是驱离数据中心企业——这当然只是对政策目的的表象猜测。
《通知》第三条明确表示,新建或改扩建数据中心应当主要用于支撑“四个中心”建设,保障“四个服务”功能,增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构筑未来竞争新优势。建设单位应当提供符合功能定位的明确的业务需求清单或相关意向协议。
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全面建设数字中国的今天,北京市对于数据中心必然存在着巨大需求。在此前提之下,数据中心新建、扩建能否获得支持取决于该数据中心是否符合北京未来发展方向的需要,而非任由行业无序扩张。
此外,北京的能源消耗压力也是出台此政策的一大因素。数据显示,2018年北京市数据中心总耗电量约100亿千瓦时,占北京全社会用电总量的8.76%,这远远超出了全国2%左右的数据。
由此可见,差别电价只是一种调控手段,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保证北京城市发展规划的一致性。如执行差别电价后,部分已运营数据中心企业不为所动,那么下一步将会出台更加严格的政策,直到行业整体在能耗、技术水平等方面全面达标。
或许以“躺赢”来形容以往北京区域的IDC运营商并不太合适,但整体上,由于地处核心城市,需求旺盛,网络优良,机柜基本处于不愁卖的状态。但在未来,毫无疑问,IDC企业通过低标准、低技术、低质量的IDC运营来赚取高额利润、同时将能源和环境负担转嫁给社会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当然,对于数据中心企业来说,自然希望能够在核心城市布局。这种思想不免是“传统”思维“作怪”。在国家一体化数据中心建设和“东数西算”大力推进的今天,数据的跨区域流动将成为常态,而且数据传输、算力效能将远超以往。相比于“东数西算”的距离,环京和北京已经称不上“跨区域”。所以数据中心企业“进京”的方式,应该追求“算力进京”,而不是服务器进京。
日前,《北京市关于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方案》(下文简称“方案”)发布。方案中明确表示,要“形成京津冀区域梯次建设、算力一体化的协同发展格局,数据中心密度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将京津冀视为一个整体,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打造以首都北京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是我国华北地区发展的既定策略。对于数据中心行业来说也是如此。选址布局不仅仅需要立足于北京,更要立足于京津冀,在考虑服务于北京的同时,更要考虑服务于京津冀。
由此,我们切身感受到了产业战略上的紧迫性。对于数据中心企业来说,现在已经到了必须慎重、全盘考虑未来发展战略的时期。数据中心企业必须要做出选择,并且立即行动:是提高数据中心等级以满足北京本地政策的超高要求,还是放眼京津冀布局未来?
犹豫不决者,很可能在新一轮的产业升级中,既失去了在北京的立足根本,又错过了布局京津冀的最佳开局期。
不可逃离的责任
布局京津冀,不等于逃离北京,更不等于摆脱了高质量发展的责任。
近年来,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根据数据统计,近五年来数字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了50%。更有专业机构预测认为,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达到整体GDP的50%。
算力是数字时代的重要基础之一,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承担着将“电力”转换为“算力”的中枢作用。要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健康的发展,数据中心产业必须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高质量有两个含义:第一是技术先进,生态完善。第二则是绿色节能与碳中和。
随着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及“东数西算”等政策落地,网络、人工智能、5G、云计算技术飞速发展,数据中心产业的形态也将随之发生改变。对于以承担算力中心为主要功能的数据中心来说,向大型化、集中化飞速发展,也必然推动大型数据中心园区的普及。未来,落户大型数据中心园区也将成为数据中心选址的不二之选。
在绿色节能及碳中和方面,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对全世界的庄严承诺,也是立足未来经济发展的大战略,包括数据中心在内的所有产业都需要符合“双碳”战略的需求。所以,无论落地北京、京津冀,乃至全国任何区域,建设高等级、低能耗的数据中心都是产业必然的发展方向。同时,由于通过电力转换算力是数据中心最重要的生产方式,因此相较于碳捕捉、碳交易等方式,使用清洁能源是数据中心实现碳中和最高效、也是唯一立足根本的长远路径。
综合来看,数据中心企业要真正的获取持久、稳定的发展前景,必须认清产业“绿色化、集约化、园区化”的高质量发展趋势。反过来,我们也能以此判断,随着产业发展,那些与核心城市“同一区域”、具备绿电优势,又受到产业园良好支持的地区,将成为高明远识的数据中心的布局首选。
实际上,各地方政府也在纷纷出台相关的产业政策,已经开始为产业落地进行先行准备。例如四川、贵州、内蒙等地区都建设了以清洁能源及园区服务为竞争力核心的大数据中心园区。回到我们开篇的“进京”话题,在京津冀区域内,同样有具备类似条件的产业园区可供选择,如有首都绿色屏障之名的张家口即以丰富的绿电资源而著称,其下辖怀来县域紧邻北京,当地的产业园区则以临京、绿电、灵活的园区政策等为优势,吸引数据中心的入驻。
一般而言,企业出于利益最大化考量,会基于自身的技术能力、资源特点等因素选择不同的发展路线。但在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战略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只有明确认知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方针,尽量将企业自身战略契合国家整体战略的数据中心企业,才能在我国数字经济浪潮蓬勃兴起的大环境下,顺应潮流获得最大的发展机遇。
编辑:Harris
近日,北京发改委公布了《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数据中心项目节能审查若干规定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通知》明确,北京市将对新建、扩建数据中心项目进行更严格的审查,根据不同的用能规模,对于能源使用效率(PUE)超过标准限定值的数据中心执行差别电价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