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QQ:
      杂志订阅

      编辑

      网管

      培训班

      市场部

      发行部

电话服务:
 010-82024981
欢迎, 客人   会员中心   帮助   合订本   发布信息
设为首页 | 收藏本页
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进入加快推广应用新阶段
  • 2013年3月18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建设浙北~福州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发改能源〔2013〕552号),这是国家从能源和电力工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对构建华东受

    2013年3月18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建设浙北~福州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发改能源〔2013〕552号),这是国家从能源和电力工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对构建华东受端特高压电网,提升电网安全和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该工程是我国继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淮南~浙北~上海工程之后的第三个特高压交流工程,也是我国特高压电网进入加快发展、规模建设新阶段的标志性工程。
      
      自2004年底提出发展特高压以来,国家电网公司经过多年的研发攻关和创新发展,建成了目前世界上运行电压最高、输电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先进的交流输电工程——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开工建设了皖电东送淮南至上海同塔双回特高压交流工程,已取得重大进展。后续淮南~南京~上海、雅安~武汉、锡盟~南京等多项特高压交流工程获准开展前期工作。特高压输电技术已经进入加快推广应用的新阶段。
      
      一、我国特高压交流输电创新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发展经历了两个工程的实践。
      
      首条特高压交流工程——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已经建成投运并一直保持安全稳定运行。该工程2006年8月获得国家核准后开工建设,2008年12月全面竣工2009年1月6日正式投入运行。工程连接华北和华中两大电网,起于山西晋东南(长治)变电站,经河南南阳开关站,止于湖北荆门变电站,全线单回路架设、线路全长640km,额定电压1000kV,最高运行电压1100kV。该工程的扩建工程于2010年12月获得国家核准,2011年12月16日建成投产,实现了稳定输送500万千瓦电力的目标,成为世界上输电能力最强的交流输电工程。工程投运四年多来,经受了冰冻、雷击、暴雨、大风、高温等各种气象条件考验,验证了特高压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2010年工程通过国家验收。工程荣获了“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中国工业大奖”等多个奖项。
      
      第二条特高压交流工程——皖电东送淮南至上海工程,正按计划有序建设。该工程是我国首个同塔双回路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新建淮南、皖南、浙北、沪西四座变电站,线路全长656公里,全线同塔双回路架设,全部采用钢管塔。工程于2011年9月获得国家核准,计划2013年10月建成投产。目前,工程变电站土建主体施工和构架组立完成,全面开始电气设备安装;线路工程基础完成,组塔完成70%以上,开始架线施工。
      
      通过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我国特高压交流输电在“无标准、无经验、无设备”的背景下,实现了从发展战略、电网技术、电工装备、工程建设到安全运行的全方位突破,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一是全面突破特高压交流输电核心技术。完成了300余项重大关键技术研究,攻克了从理论研究到工程应用多个世界难题,全面掌握了特高压交流输电核心技术。获得授权专利279项(其中发明专利96项)。二是全面实现特高压交流设备自主研发制造。成功研制了全套特高压交流设备,首条工程设备国产化率超过90%,近年又在特高压新装备和关键组部件国产化研发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显著提升了我国电工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三是全面建立特高压交流技术标准体系。建成了国际上功能最全、可试参数最高、综合指标居世界领先水平的试验研究体系。形成7大类77项特高压交流标准,已发布国家标准26项、行业标准21项、企业标准73项;正在主导起草3项、参与修订12项国际标准,特高压交流电压被推荐为国际标准,在IEC申请发起设立“特高压交流系统”新技术委员会,占领了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国际主导权。
      
      特高压输电创新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功,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充分认可。2011年3月,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3
    年1月,发展特高压纳入国家《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2013年1月18日,“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这是我国电工领域收获的国家科技最高荣誉,标志着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已经成熟。
      
      二、建设浙北~福州特高压交流工程意义重大特高压交流输电具有容量大、距离远、损耗低、占地少等固有技术优势。加快发展特高压输电是转变能源电力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是服务大型能源基地建设的重要举措,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的有效措施。
      
      浙北~福州工程联接浙江与福建两省,是华东特高压主网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的开工建设,对于提高浙江与福建联网输电能力,加强华东电网接受区外输电能力,保障华东地区电力供应;对于增强华东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和抵御严重故障的能力,提升沿海核电群应对突发事故能力,保障电网安全;对于加快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我国特高压工程建设管理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大幅提升电网交换能力,充分发挥资源优化配置作用。福建与浙江电网联系薄弱,福建电网丰水期电力外送受限,亟需加强联网通道建设。随着一批核电和大规模风电项目的投产,福建省电网阶段性盈余问题将日益凸显,预计2015年福建电网将出现电力盈余400~1000万千瓦,加强浙江和福建联网效益显著。建设浙北~福州工程,在浙江新增浙中、浙南两个落点,供电萧山、绍兴、金华、温州等钱塘江以南主要负荷中心,可基本满足近期福建丰期盈余外送要求,并形成贯通浙江南北的电力交换平台,有效消纳外来电力、优化浙江省内能源资源平衡。同时,也为福建远期接受外来电力创造了条件二是构建坚强的华东特高压受端电网,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建设浙北~福州工程,对保障特高压直流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工程建成后,福建和浙江电网形成特高压和500千伏共2个通道、4回线路联系,抵御台风、冰灾等自然灾害能力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大幅提升。
      
      三是提升沿海核电群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十二五”期间,浙江、福建沿海区域将建成多个大规模核电群,单个核电群装机规模大,需要坚强网架支撑。浙北-福州工程联接两省主要核电基地,依靠强大的相互支援能力,能够为核电安全运行和可靠送出创造良好条件,是保障电力安全的重要措施。
      
      四是提高电网利用效率,节约宝贵的走廊资源。与500千伏交流输电比较,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自然输送功率可提高到4-5倍、送电距离可提升至2-3倍,而输电损耗和单位容量走廊宽度仅为约1/3。华东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土地资源十分紧张,采用特高压输电,是节能减排、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措施。工程在穿越走廊紧张区段采用1000千伏同塔双回架设,可减少走廊宽度100-130米,显著节省用地和造价。
      
      浙北~福州工程新建浙中、浙南和福州变电站,扩建浙北变电站,变电容量1800万千伏安,新建线路2×603公里(浙江境内2×428公里,福建境内2×175公里)。工程技术要求高。需在系统集成特高压交流工程核心技术基础上,在重冰区、复杂地形线路设计、施工和设备抗灾等方面实现突破和创新,面临新的技术攻关和深化研究工作。工程建设难度大。工程沿线地形、气候复杂,大山和重覆冰特点突出。全线2/3地段为山地和高山大岭,中冰区和重冰区占71%,地形起伏大,海拔最高达1600米。工程建设对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复杂地形、气候条件下的特高压工程技术水平,巩固我国在国际高压输电领域的领先优势都具有重要意义。
      
      工程计划2013年4月开工建设,2015年3月建成投产,总体工期约两年时间。工程建成后,近期输电能力将达680万千瓦,远期输电能力可进一步提高到1050万千瓦以上,特高压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将得到充分发挥,对保障浙江、福建电力供应、服务华东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发展特高压是国家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将加快发展特高压输电,计划2015年建成“两纵两横”特高压同步电网;2017年建成“三纵三横”特高压同步电网,构建大规模“西电东送”、“北电南送”能源配置格局;2020年“三华”电网建成“五纵五横”特高压交流主网架,满足大型能源基地电力输送要求,为中东部负荷中心大规模接受电力构筑坚强网络平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安全可靠、优质清洁的电力保障。

                                                                               编辑:Andly

    2013年3月18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建设浙北~福州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发改能源〔2013〕552号),这是国家从能源和电力工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对构建华东受